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886|回覆: 3

[西北地區] 水車博覽園別開生面

[複製鏈接]
簽到
798
發表於 2012-12-7 15:07: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蘭州水車博覽園展示各式“水車”  
   47811354813918048.jpg
蘭州水車創始人段續塑像  
   68251354813918111.jpg
宏偉的蘭州水車  
   6191354813918079.jpg
    演繹黃河兩岸源遠流長農耕文化
12601354813918017.jpg
水車博覽園別開生面
44601354813918079.jpg
    蘭州有一座水車博覽園,各式各樣的水車陳列其中,巨輪轉動,水渠蜿蜒,再現五十多年前黃河兩岸水車林立的景象,向遊人生動演繹黃河流域源遠流長的農耕文化。
98421354813918095.jpg
    黃河孕育蘭州古城

    蘭州乃黃河孕育的古城,奔騰的河流穿城而過,為這座城市帶來賴以生存的水資源,同時在這片土地上播下黃河文明的種子。近年,蘭州增加資金投入,將這條母親河的兩岸建成綠草茵茵、茂樹成蔭的城市休閒走廊,著名的水車博覽園正是身處黃河畔的“休閒帶”中。

    水車博覽園由水車園、水車廣場、文化廣場三部分組成,是世界上水車品種、數量最多的水車主題公園。進入水車廣場,一座人物雕塑矗立在廣場中央,他是蘭州水車的創始人段續。

    段續是明嘉靖年間的進士,曾任雲南道御使、湖廣參議、密雲兵備副使等官職,曾宦遊南方數省,對南方木製筒車產生濃厚的興趣,便祥察其構造原理,繪成圖樣。晩年回故里後致力於水車的仿製,幾遭失敗。遂二下雲南考察,獲得水道翻水之巧思,結合黃河水急等特點,最終製成了喇叭口水巷、凹形翻槽和巨輪式的黃河水車。黃河兩岸的農民爭相仿製,成功引黃河清流灌漑農田,令乾旱氣候對農耕的影響降至最低。

    雙子星堪稱代表作

    廣場一側、黃河之畔,兩座巨型水車赫然入目,此“雙子星”堪稱蘭州水車的代表作。蘭州水車車身高大、壯觀,直徑達十六米,十六對輻條由車軸向車緣輻射,構成巨輪。輻條頂端置刮水板,刮水板之間有四十個長方體水筒,其下為凌空架設的木槽,可引水流。車軸固定在水巷石壩上,河水湧入水巷,形成急湍,刮水板受力,驅動水車轉動,水筒“倒挽河水”,傾入水槽。經水流不斷推湧,水車成為“永動機”,不斷將清流引至農田,一輪水車可灌漑田地三百餘畝。

    除巨型水車,博覽園內還展示其它各具特色的水車,有“水掛子”、手推水車、腳踏水車等等。“水掛子”是一架推水車,它依靠人力推動水車,將水提起,傾入水渠,灌漑農田。腳踏水車的原理是用力踩動木輪,由傳動鏈條帶動水車,達到提水灌漑的目的,此水車適用於提升低水位的水,如水塘裡的水用於灌漑。

    露天廣場水幕演出

    一衆水車的中央有一座水磨房,由引水道、葉輪、磨軸、磨盤、磨具等部分組成。它以水為動力,帶動葉輪旋轉,葉輪之上安裝石磨,用來磨製麵粉。

    水車博覽園內建有一個露天水幕演出廣場,是蘭州最有名的戶外演出場地。此下沉式的廣場以兩輪蘭州水車為背景,設有一個圓形舞台和能容納四百人的四級半圓形看台,看台與舞台之間是一個扇形噴水池,觀衆可一邊觀看文藝演出,一邊欣賞音樂噴泉。



發表於 2012-12-7 17:07:44 用手機發表 | 顯示全部樓層
蘭州都有咁多水車,唔使去荷蘭汰喇!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2-7 21:26:5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2-9 08:21:08 | 顯示全部樓層
仲以為蘭州淨系得拉面既添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6 16: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