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2395|回覆: 16

港台電視製作

  [複製鏈接]
簽到
265
發表於 2012-7-12 17:12: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本帖最後由 parma 於 2012-7-12 18:47 編輯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是由香港電台屬下的電視部及教育電視部所製作的,自1970年起,每年製作不少時事、資訊及教育節目,亦有製作電視劇及各類綜合節目。由於香港電台並沒有屬於自己的電視頻道,故其節目需分散於香港五家商營電視台:亞洲電視、無綫電視、香港有線電視、now寬頻電視及香港寬頻數碼電視旗下頻道播出。
於七十年代曾經製作經典電視劇集《獅子山下》,以戲劇反映現實的社會狀況,當時以這種方式去談社會民生議題可謂一次大膽嘗試,雖惹來部分政府部門不滿,但正正奠定了多年來港台獨立自主的編採方針。並製作不同類別節目包括:時事,資訊,教育,文化及歷史,兒童,小品,人物傳記,電視劇,綜合等.

兒童節目《香蕉船》
是香港電台電視部於1979年10月1日首播的兒童電視節目,一直播映至1984年。該節目是參考了多位學前教育專家及兒童心理學家的意見而製作,是全香港首個直播的兒童節目,並大受小朋友歡迎.
最早期(1979-1982)主持為蔡楓華(飾演船長哥哥)、鄧藹霖(飾演香蕉姐姐)及車淑梅(飾演故事姐姐),後來(1982-1984)還有初出道的溫兆倫(飾演阿海哥哥(後))和龔慈恩(飾演香蕉姐姐(前))、梁婉靜(飾演香蕉姐姐(後))、Rudy Naranja(羅洛華) (飾演船長哥哥)、顏國樑(聲演「花花」及「嘟嘟」)、紀文龍(飾演阿海哥哥(前))、陳巧文(飾演麗莎姐姐)、姚鳳絲(飾演故事姐姐)等先後加入。香港導演張婉婷當年亦擔任此節目編導工作。另外,節目中有不同的卡通人物,如:「大郵筒」、「花花」及「嘟嘟」,並會每星期邀請一間幼稚園的學生參加,環節包括卡通片、講故事、做手工、學唱歌、玩遊戲等。此外,作曲家顧嘉煇和填詞大師鄭國江為此節目創作了不少經典的童謠,其中包括同名主題曲《香蕉船》。


香蕉.jpg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17:24:2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arma 於 2012-7-12 17:26 編輯

時事節目
鏗鏘集
是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的每週新聞紀錄片電視節目,內容圍繞香港政治、經濟、教育、社會民生、弱勢社群、環保、中國現況、國際視野等,議題廣泛。節目於1978年3月5日首播,是香港最長壽的新聞紀錄片電視節目,過去多年曾得到多個國際新聞、傳媒等獎項。
曾為《鏗鏘集》擔任旁述的有李學儒、殷巧兒、劉家傑(現為英文版翻譯員)、韋家晴、葉冠霖、陳耀華、張炳強、鍾子綸、張國良、韋以莊、李慧妍、鄧藹霖、林武山、潘福炎、王永祥、黃麗娟和許金峰等,現任旁述為蘇敬恆。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城市論壇
是香港電台電視部所製作的一個討論民生問題、文化教育、財經和法制等議題的直播時事論壇節目,於1980年4月13日啟播,每集約45分鐘。節目形式類似英國倫敦海德公園的時事辯論會。逢週日,《城市論壇》主要於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內舉行,並透過電視和電台直播,亦曾在其他地方舉行例如金紫荊廣場、尖東百週年紀念公園等。
節目每次均會邀請一些專業人士、立法會議員及政府官員討論社會關注的政治、民生等議題,並讓現場觀眾的市民發表意見。該節目為使學生加強對時事的認識和關心,每集亦會邀請不同院校的中學生到場發表意見以加強互動。


頭條新聞
由施永遠監製,於1989年4月4日啟播,當時正值中國大陸局勢最混亂的時期。這節目主要將該星期的新聞片段加以整理,然後再配上音樂,以諷刺時弊。近年的特點是可以在國際新聞的片段中聽到一般港人聽不懂的外國語言,例如日語、韓語、俄語等
節目以輕鬆幽默、嬉笑怒罵方式討論時事,節目有多個環節;如將時事片段配上歌曲以諷刺時弊、另有主持人扮演各種時事人物,當中對白充滿諷刺意味,香港政府高官是其經常挖苦對象,節目亦曾因此引部分親中共政客、高官不滿,並點名抨擊。

呢條片好好笑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17:33:34 | 顯示全部樓層
文化及歷史節目
回到夢工場
「回到夢工場」已是港台「夢工場」系列的第六輯,過往的節目展示電影工作者背後的血汗,亦有推動香港電影業的復甦。「回到夢工場」選取八位殿堂級前輩為拍攝對象,透過訪問曾與他們共事的同僚,重組各前輩光輝事跡。接受訪問的嘉賓多不勝數,如電影前輩朱克、曹達華、文蘭、余慕雲、周聰、苗金鳳、黎錫、石堅、謝雪心及羅卡等;另外尚有現今影壇獨當一面的電影工作者如鄒文懷、吳宇森、成龍、李安、狄龍、陳可辛、周星馳、劉德華、張之亮、張艾嘉、陳果等,希望追源溯始,從中反映前輩為電影作出的貢獻。

集體回憶 - 六十年代
六 十 代 的 香 港 , 經 濟 逐 步 從 蕭 條 走 向 繁 榮 , 加 上 新 事 物 新 潮 流 的 衝 擊 , 令 六 十 年 代 成 為 香 港 本 土 文 化 史 上 十 分 重 要 的 年 代 , 一 個 香 港 本 土 文 化 萌 芽 的 年 代 。 香 港 電 台 電 視 部 特 別 製 作 雜 誌 式 紀 錄 片 節 目 「 集 體 回 憶 - 60 年 代 」 , 從 當 年 居 民 的 生 活 模 式 及 各 種 傳 播 媒 介 去 探 討 他 們 的 意 識 型 態 。
「 集 體 回 憶 - 60 年 代 」 共 九 集 : 『 城 市 標 記 』 - - 由 大 會 堂 出 發 , 足 跡 涉 及 機 場 、 天 星 碼 頭 、 卜 公 碼 頭 、 海 運 大 廈 等 , 帶 你 回 到 容 納 多 元 聲 音 的 六 十 年 代 ; 『 邊 界 』 - - 城 市 人 的 遷 入 、 原 居 民 的 遷 出 、 科 技 的 引 入 、 交 通 的 進 步 , 令 城 市 與 新 界 之 間 的 無 形 界 線 漸 漸 褪 色 ; 『 婦 女 』 - - 訪 問 資 深 廣 播 人 李 我 、 漫 畫 家 李 惠 珍 及 儀 態 專 家 華 惠 娜 , 從 自 學 裁 剪 、 派 對 跳 茶 舞 概 括 六 十 年 代 女 性 ; 『 男 人 』 - - 從 不 同 行 業 如 包 伙 食 、 郵 差 、 中 環 白 領 、 洋 服 店 老 闆 等 道 出 當 時 男 性 在 工 作 、 生 活 、 形 象 上 的 點 滴 ; 『 激 情 動 盪 的 6 6 - 6 7 年 』 - - 六 六 年 天 星 碼 頭 反 加 價 暴 動 、 六 七 工 人 暴 動 、 六 十 年 代 的 歐 美 學 生 運 , 對 成 長 中 的 年 青 人 帶 來 重 大 的 衡 擊 ; 『 普 及 文 化 』 - - 中 西 普 及 文 化 交 匯 產 生 微 妙 化 學 作 用 , 令 香 港 青 年 人 有 其 獨 特 文 化 , 歐 西 流 行 音 樂 、 電 影 收 音 機 等 媒 體 等 有 何 影 響 ; 『 兒 童 世 界 』 - - 通 過 當 時 的 兒 童 玩 意 , 圖 書 等 去 追 索 一 群 在 當 年 成 長 的 集 體 回 憶 ; 『 族 群 與 區 域 文 化 』 - - 香 港 容 納 不 少 族 群 , 他 們 習 慣 各 異 , 但 同 樣 為 今 日 香 港 奠 下 基 礎 ; 『 無 形 之 手 』 - - 昔 日 政 府 為 建 設 香 港 引 入 各 種 措 施 , 這 正 是 七 十 年 香 港 經 濟 起 飛 的 原 因 。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17:44:37 | 顯示全部樓層
時事節目
鏗鏘集
是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的每週新聞紀錄片電視節目,內容圍繞香港政治、經濟、教育、社會民生、弱勢社群、環保、中國現況、國際視野等,議題廣泛。節目於1978年3月5日首播,是香港最長壽的新聞紀錄片電視節目,過去多年曾得到多個國際新聞、傳媒等獎項。
曾為《鏗鏘集》擔任旁述的有李學儒、殷巧兒、劉家傑(現為英文版翻譯員)、韋家晴、葉冠霖、陳耀華、張炳強、鍾子綸、張國良、韋以莊、李慧妍、鄧藹霖、林武山、潘福炎、王永祥、黃麗娟和許金峰等,現任旁述為蘇敬恆。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城市論壇
是香港電台電視部所製作的一個討論民生問題、文化教育、財經和法制等議題的直播時事論壇節目,於1980年4月13日啟播,每集約45分鐘。節目形式類似英國倫敦海德公園的時事辯論會。逢週日,《城市論壇》主要於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內舉行,並透過電視和電台直播,亦曾在其他地方舉行例如金紫荊廣場、尖東百週年紀念公園等。
節目每次均會邀請一些專業人士、立法會議員及政府官員討論社會關注的政治、民生等議題,並讓現場觀眾的市民發表意見。該節目為使學生加強對時事的認識和關心,每集亦會邀請不同院校的中學生到場發表意見以加強互動。


頭條新聞
由施永遠監製,於1989年4月4日啟播,當時正值中國大陸局勢最混亂的時期。這節目主要將該星期的新聞片段加以整理,然後再配上音樂,以諷刺時弊。近年的特點是可以在國際新聞的片段中聽到一般港人聽不懂的外國語言,例如日語、韓語、俄語等.
節目以輕鬆幽默、嬉笑怒罵方式討論時事,節目有多個環節;如將時事片段配上歌曲以諷刺時弊、另有主持人扮演各種時事人物,當中對白充滿諷刺意味,香港政府高官是其經常挖苦對象,節目亦曾因此引部分親中共政客、高官不滿,並點名抨擊。

呢條片好好笑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18:00:51 | 顯示全部樓層
資訊節目
警訊
《警訊》(Police Report)是香港電台電視部與警察公共關係科合製的電視節目,自1973年起啟播。節目以宣揚滅罪訊息、徵求罪案目擊者、及推廣少年警訊資料為主。此節目主要是以打擊罪案為主,香港警務處會派代表與節目主持人一同出席電視節目,並且會以案件重演形式向市民披露有關罪案的資料,及邀請目擊罪案的市民致電警方以提供相關罪案的線索。案件重演的形式亦會教導市民一些犯人或騙徒的犯案手法,希望市民能夠提高警惕,減少日常罪案發生。

左鄰右里
香 港 電 台 電 視 部 與 民 政 事 務 總 署 再 度 聯 合 製 作 全 新 一 輯 『 左 鄰 右 里 』 , 透 過 十 集 5 分 鐘 連 續 劇 , 帶 出 關 注 大 廈 管 理 的 十 個 要 點 , 同 時 鼓 勵 業 主 和 住 客 積 極 參 與 。
節 目 由 二 零 零 五 年 二 月 六 日 起 , 逢 星 期 日 中 午 十 二 時 五 十 分 於 無 線 電 視 翡 翠 台 播 出 。



教育節目
《聽歌學英文》
聽歌學英文共三輯,為香港電台一個甚具代表性的語文教育節目。顧名思義,主持人嘗試以50至70年代的英文歌曲引起大家的興趣,再講解英文文法以及語法結構等內容。節目內容由淺入深,表達方法生動有趣,務求聽眾在背誦歌詞的同時,亦能掌握英文文法的要點。播出年份由1984-1989年,由詹德隆及詹小屏擔任主持。

《性本善》
1987年起播,以戲劇形式拍攝日常生活中和性有關的話題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18:10:28 | 顯示全部樓層
電視劇
獅子山下
《獅子山下》系列是香港電台於1974至1979年、1984至1988年、1990年、1992至1995年以及2006年間所製作的實況電視劇集系列,以處境故事述說一般市民的生活和他們對社會民生的看法。這些故事反映當時草根階層的掙扎歷程、如何面對種種生活挫折,並見證了香港歷史。
該節目最初以黑白菲林拍攝,每集15分鐘,其後增至每集30分鐘,1978年起更增至每集60分鐘。在1970年代初期的獅子山下片集,以良鳴飾演家住九龍黃大仙區橫頭磡徙置區第二十二座,以寫信為業的老知識份子「德叔」為主人翁,帶出家在徙置大廈的苦與樂,而橫頭磡正位處獅子山之下。在1970年代後期才改為單元劇,但仍圍繞草根階層生活。
《獅子山下》可以說香港影視文化的代表作,匯聚了香港影視界頂尖的創作和製作人員,包括著名劇作家梁立人先生、創意文化教父甘國亮先生、文化人陳冠中先生等等,而製作的編導團隊更加是孕育香港電影新浪潮的最佳土壤,徐克、許鞍華、方育平、張婉婷、劉國昌等都曾為《獅子山下》執導效力,而台前客串演出的明星更加星光熠熠,雲集香港演藝界頂尖戲劇巨星。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賭海迷徒
香港電台及民政事務局聯合製作、平和基金贊助的《賭海迷徒》,以真實故事帶出沉迷賭博對個人和社會引起的問題,成功引起社會大眾對賭博問題多加關注。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有房出租
一個關於這個時代香港人的故事。從來香港就是一個移民的城市,昨天送走了異地過客,今天迎接了南來居民,明天湧來北方的同族人,面對著一浪浪的衝擊。
話說中環嘉咸街舊唐樓「有房出租」,入住了一個英國回流女子和年青貌美的啤酒妹,亦揭開了一班來自五湖四海騎厘住客的面紗:落難英國紳士、無沙紙但有學識的長者、大陸回流管理階層、古惑「破產」天王、年青有理想的街頭戰士、香港長大的南亞裔地盤工人……各有落難原因,隱藏著種種目的才入住了這地,各人均期望一朝「龍穿鳳」。就在你與我、我與他的利益矛盾下,每天在舊唐樓上演著連場精彩的人生好戲:親情、友情、愛情、兄弟情、愛國情等等等等戲碼。
8 個騎厘住客,各有各的問題:市區重建、三失青年、種族歧視、年青人的際遇、投訴城市、新中港婚姻、壓力、欠債、大陸化、老齡化、健康、前途…… 13 集時事劇描述這班寄居蟹貪圖「假假地都住係中環」的虛名,以輕喜劇形式去道出林林總總的社會問題和衝突。
演員包括姜大衞、劉家輝、唐寧、官恩娜、周柏豪、海俊傑、韋家雄及 Bitto 。
《有房出租》由二OO九年十月十一日起,逢星期日晚上七時,無綫電視翡翠台播映。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18:18:18 | 顯示全部樓層
火速救兵
土瓜灣塌樓、嘉利大廈、嘉禾大廈大火、城隧巴士相撞意外……種種意外事故,牽涉無數生命財產,救人救火刻不容緩。消防員出生入死,救護員爭分奪秒,為民解困,雖平凡人亦是真心英雄。香港消防處首度跟本地媒體合作,與香港電台聯合製作的劇集《火速救兵》即將於下周三(十二月八日)首播。劇集以真實個案為藍本,展現消防救護的訓練、救援及執法情況。
節目更獲 2010年度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 最高欣賞指數電視節目 第一位及第八集《一秒之差》獲2011年美國國際電影及電視節 攝影金獎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小時候系列》
小時候系列是香港電台電視部拍攝製作的單元劇集系列,此劇系列為兒童劇,曾於1977年、1999年、2005年和2006年製播。
此劇系列共分為四部:第一部共分為39集;第二部共分為10集;第三部共分為8集;第四部名為《小時候-小小亞細亞》,共分為6集。
1977年版本的《小時候》是香港電視劇的一套經典之作,主要拍攝地點為沙田區的瀝源邨. 演員有大家熟識的王書麒 和路家敏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香江歲月
與港人一起成長的戲劇「香江歲月」,由資深演藝名人鄧碧雲、柯俊雄、張瑛、黃淑儀、梁家輝、顧美華等主演的「香江歲月」第一輯,帶出自日治時代起至八十年代初艱苦歲月:石峽尾大火、六七年暴動風潮、七二年股票風潮等大事,場面歷歷在目;第二輯的「香江歲月」則勾劃香港從一九八三年至八九年所發生的大事,演員包括:米雪、伍衛國、鄭浩南、王馨平等,與市民共同緬懷這段一起走過的『香江歲月』。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18:36:00 | 顯示全部樓層
人物傳記節目
《不死傳奇》
六顆閃爍巨星劃破香港的音樂天空,時至今日仍然燃亮著大眾的音樂心靈。羅文、梅艷芳、鄧麗君、張國榮、黃家駒、陳百強,六位令人難以忘懷的巨星,首首聽出耳油的經典金曲,每段精彩的表演片段將會再度呈現觀眾眼前。為慶祝金曲創辦及推動樂壇三十年,香港電台特別製作全新電視節目「不死傳奇」,於本周六(十二月二十二日)隆重推出,以全新角度演繹六段璀璨藝術生命,揭示段段不死傳奇。
為配合節目的推出,香港電台電視部特別於今日(十二月十九日)舉辦「不死傳奇」宣傳活動,邀請多位節目中被訪嘉賓包括盧巧音、黃家強、林一峰、潘迪華、黎小田、倫永亮、馮添枝、DJ Zimon、陳鵬飛(陳百強父親)、鄧麗君歌迷會會長及梅艷芳芳心薈成員出席,分享他們與六位巨星的往事點滴及拍攝感受。會上,助理廣播處長(電視)張文新向各出席嘉賓致送一幅印有六位巨星肖像的巨形海報作紀念,並與嘉賓們一同欣賞節目精彩片段。
《不死傳奇》節目監製倪秉郎表示:節目中共邀訪了超過六十位演藝界名人,透過主持人與他們的訪問和多段經典及珍藏的電台錄音及影像片段,重組六位巨星被忽略了、遺忘了的故事。籌備超過九個月,編導走遍香港及遠赴加拿大多倫多、美國三藩市、日本、中國北京、大連、濟南、桂林、廣州、台灣尋找不死傳奇的舊日足跡,亦以前瞻性的角度,探討他們對現在流行文化以及樂迷的影響。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另有多套傑出華人系列,香港領袖系列,數風流人物等...

綜合節目
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
自1978年開始舉行,由香港電台主辦,以推動本地創意工業,鼓勵音樂創作,對香港樂壇過去一年作整體回顧,嘉許當中表現出色的台前幕後音樂人。在各個香港樂壇頒獎典禮中,「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是歷史最悠久的,見證著香港樂壇的興衰。其頒發的金針獎更是香港流行音樂歌手的一種巨星地位的象徵以及見證。
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每年一度,通常在1月中舉行,由香港電台DJ及演藝界人士擔任司儀,並由社會知名人士例如立法會議員擔任頒獎嘉賓,而門票收益盈餘將撥歸給收益機構。最初在港台舉辦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舉行地點在酒店內舉行,其後因為獎項增多,因此每年十大中文金曲音樂會改在香港體育館或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而香港體育館更成為每年十大中文金曲音樂會主要舉辦地點之一。過去更曾經在沙田馬場看台(2003年1月)、香港仔運動場和香港會議展覽中心(2003年12月19日)舉行。
十大中文金曲所設置的最高榮譽大獎金針獎通常被同行業肯定為香港樂壇最高榮譽大獎,亦被認為是超出流行音樂界限的香港音樂獎項。
2005年,香港政府曾經以善用資源為理由,建議香港電台停辦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但直到目前,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仍然繼續舉辦
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在舉行後,最初只在港台電台內作現場廣播,但只在電台廣播此節目。但在第九屆開始,開始進行錄播。在無綫電視翡翠台(只限1月首播時)、亞洲電視本港台(只限農曆新年)播放。此外有線電視娛樂台、全國省級地方衛星電視台、中國中央電視台、以及一些在內地及海外的中文電視頻道播出。
2008年,香港數碼地面電視廣播啟播後,無線電視的高清翡翠台以及亞洲電視的高清頻道亦首次以高清播放該音樂會。
2010年,香港電台因無線電視拒絕播放第33屆十大中文金曲音樂會[1] 而一改傳統安排於亞洲電視本港台於2011年1月9日晚上8時首播,並於亞洲高清台於2011年1月15日晚上9時30分高清重播,而now寬頻電視的香港台亦會於2011年1月16日晚上9時30分高清播放,而有線電視會於農曆新年期間播放,有線娛樂新聞台會於2011年2月4日(農曆年初二)上午10時至12時30分播放,有線電視第一台 會於2011年2月5日(農曆年初三)上午10時至12時30分播放[2],於香港電台網上廣播站有聲音直播,但沒有網上視像直播。此外鳳凰衛視中文台、澳亞衛視、華娛衛視、中國中央電視台各頻道、全國省級地方衛星電視台及全國各城市地面電視台亦於2011年內地春節長假期間播放。
2012年,無線電視恢復播放第34屆十大中文金曲音樂會,因此無線自從HKRIA版權風波以達成共識後,無線電視再次獲播映權。

第一屆 (1978) 十大中文金曲   
歌曲                 歌手    作曲         填詞   
小李飛刀         羅文     顧嘉煇     盧國沾  
小村之戀         鄧麗君   ——          莊奴  
每當變幻時     薰妮      ——         盧國沾  
明日話今天     甄妮      ——         盧國沾  
風雨同路        徐小鳳   ——         鄭國江  
倚天屠龍記    鄭少秋  顧嘉煇        黃霑  
誓要入刀山    鄭少秋  顧嘉煇        黃霑  
賣身契            許冠傑  許冠傑    許冠傑/黎彼得  
願君心記取    張德蘭  顧嘉煇       盧國沾  
鱷魚淚            袁麗嫦   黃霑           黃霑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2 18:39:0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arma 於 2012-7-12 18:39 編輯

@@@@@多謝收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13 00:48:46 | 顯示全部樓層
當年性本善
真係經典!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13 13:19:16 | 顯示全部樓層

港台鐘意用新晉導演,全部都用心拍到最好

所拍嘅嘢都好有質素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13 13:30:34 | 顯示全部樓層
parma 發表於 2012-7-12 17:12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是由香港電台屬下的電視部及教育電視部所製作的,自1970年起,每年製作不少時事、資訊及教 ...

可以重温一下~正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13 18:18:08 | 顯示全部樓層
而家既港台節目,小弟最鐘意睇頭條新閒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13 19:31:53 | 顯示全部樓層
天下父母心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由教育局及衛生署贊助,新一輯 < 天下父母心 > 集中講述有發展障礙兒童及青少年的家庭,這些障礙包括自閉症、言語障礙、讀寫障礙、動作協調障礙、專注力失調 / 過度活躍症、腦痲痺、智力障礙、視障、聽障,以及黏多醣症、肌肉萎縮。藉着今次節目,我們向有關的父母致敬,表述他們如何照顧及學習應付有關問題子女的艱辛過程。

社會上對各種發展障礙有很多誤解。面對非一般的子女,有父母一方面多方找尋資料、幫手;一方面重新適應學習,令自己成為非一般的父母。有人學習少責罵、多鼓勵,爭取子女每一個進步的空間;令他們的子女能夠接受自己的差異 -- 他們不是沒有能力,只是能力不同。這過程當中會遇上什麼難題?為子女的將來他們要作什麼重大決擇?種種不為旁人理解的心聲,由為人父母者真摰道來。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13 20:10:47 | 顯示全部樓層
parma 發表於 2012-7-12 17:12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是由香港電台屬下的電視部及教育電視部所製作的,自1970年起,每年製作不少時事、資訊及教 ...

與我地一起成長的電台-------香港電台!
師兄多謝你....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13 20:19:22 | 顯示全部樓層
性本善真係經典!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13 22:39:13 | 顯示全部樓層
頭條新聞我最鍾意彤, 其他節目都唔錯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1 07:5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